摘要:據發改委1月11日消息,為加快食品行業發展,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食品工業發展意見。
據發改委1月11日消息,為加快食品行業發展,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十三五”期間食品工業發展意見。
《意見》提出,進一步健全標準體系,推動食品添加劑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引導企業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嚴格落實國家“去產能”有關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嚴重、能耗水耗超標的落后產能,提高冷鏈物流效率和水平。
“十二五”期間,食品工業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但食品工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食品質量安全水平與人民群眾期望尚存差距。源頭污染問題突出,部分食用農產品存在超標使用農獸藥和濫用添加劑現象,食品冷鏈物流建設滯后,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過程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食品質量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二是高品質食品有效供給不足。隨著食品消費結構升級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消費者對食品的方便性、營養化和安全水平更加關注,但高品質食品供應與市場需求不相匹配,難以很好適應消費變化,消費者信賴的自主知名品牌不多。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不強。食品工業基礎研究薄弱,產學研用結合不緊密,加工技術儲備不足。重大技術和高端裝備依賴進口,自主研發水平較低。
四是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部分行業副產物綜合利用率不高,部分產品單位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仍然較高,節能減排壓力加大。
《意見》指出,今后一個時期,食品工業發展挑戰和機遇并存。從國際上看,國內外經濟復蘇乏力,食品跨國集團加快布局,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對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和挑戰。另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以及各種國際貿易協定的簽訂,對外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有利于我國食品企業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方面增長預期放緩,人力、土地、環境資源保護等綜合成本不斷上升,食品工業保持高速發展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食品消費需求呈剛性增長態勢,隨著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與健康要求更高,品牌意識不斷增強,食品工業發展模式將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意見》提出主要目標,到2020年,食品工業規;⒅悄芑、集約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升,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穩步提升,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取得突出成效,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進一步下降。
《意見》提出五項主要任務:一是改善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二是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轉型升級;三是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兩化”融合;四是統籌國內國外,擴大開放合作;五是增強監管能力,提高安全水平。
其中,《意見》提出,積極推進傳統主食及中式菜肴工業化、規;a,深入發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華傳統食品。進一步健全標準體系,加快推進食品安國內外家標準的清理整合,開展重點品種和領域的標準制(修)訂,推動食品添加劑等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引導企業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搭建基于標識解析等技術的質量追溯信息化平臺,形成上下游產業食品質量安全可查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體系和責任機制。嚴格落實國家“去產能”有關政策,依法加快淘汰污染嚴重、能耗水耗超標的落后產能。健全食品冷鏈物流建設和運行標準,提高冷鏈物流效率和水平。支持骨干食品企業擴大追溯體系覆蓋面,實現食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意見》指出,緊密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鼓勵食品企業采取設立境外辦事處和技術中心等多種方式“走出去”,支持加工企業到海外建立糧油、乳制品、肉制品等重要食品原料基地。結合食品工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引進國外食品工業智能化、集約化綠色制造技術和裝備,鼓勵外資進入營養健康食品制造、天然食品添加劑開發生產、食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等領域,合作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適度擴大優良食品進口,優化食品及原料進口結構,滿足不斷升級的食品消費需求。
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單”、“紅名單”制度,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給予嚴厲懲罰和重點監管,列入“紅名單”的企業給予國家優惠政策的優先和重點支持,形成失信聯合懲戒、守信聯合激勵機制。
《意見》提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專利、產品標識、商業秘密等方面侵權假冒的打擊力度,降低企業維權成本。依法確定收費范圍,規范服務收費行為,合理降低經營性服務收費標準,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轉載噴碼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