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二孩政策放開,將帶來每年超過2000億的消費市場。而目前我國關于兒童用品正在執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中,僅僅有12個類別,且全部集中于日用品。食品、玩具等“問題多發”地帶,并沒有強制性的產品標準;大部分本應具有“特殊性”的兒童用品只能按照普通商品的標準進行監管;同時,不少家長缺乏辨別能力,盲目地信任“兒童專用”,使得兒童用品的市場需求遠遠高于實際。
朱曉進建議,首先應出臺必要的國家標準,工商等部門應當盡快對市場上的兒童用品進行全面梳理。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進行甄別,對于必要的兒童用品,應當盡快建立起國家標準并在行業內發布。
其次,朱曉進建議大幅提高監管力度。一是要出臺專門針對兒童用品的管理辦法,包括其準入門檻、檢驗辦法、宣傳規范等都要有明確規定。兒童用品必須有強制性的第三方檢測、不得以籠統的“益智”“增強免疫力”等進行宣傳。二是食藥監局、工商局等要加強對兒童用品的檢查力度、提高檢查頻率,對于不合格的產品要堅決清理、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并建立“黑名單制度”。
此外,應當逐步探索建立兒童用品,尤其是兒童食品的可追溯體系,讓監管覆蓋到每一個流程。
“通過政府部門、媒體等進行正面宣傳,引導家長樹立起正確的消費觀,相關部門也要更多地開展有針對性的消費者教育,通過消費者來倒逼市場。”朱曉進說,“另外,應加強對家長育兒知識的指導,比如在婦幼保健醫院、疫苗接種站等地投放育兒知識讀本,或通過街道、社區開展育兒知識講座,增加全社會的育兒知識,以避免家長盲目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