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是一個較好的時代,也是一個較壞的時代。
網絡和通訊工具的迅猛發展讓信息成為這個時代流通較快的資源。各種各樣的信息極大地豐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而同樣是這些信息,如果在我們不愿接受時頻頻侵擾我們的生活,個人信息,尤其是隱私信息頻頻遭到泄露和利用,那么就該對大數據時代信息傳播的法律保障作一反思了。
今日,網絡以及依托網絡產生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服務行業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即時通訊工具也逐漸與傳統通訊工具平分天下,占據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隨之而來的花樣繁多的網絡詐騙、信息騷擾、信息泄露也乘著網絡的“快車道”駛入我們的生活,令我們不堪其擾。
毫無預期的促銷電話、頻頻發送的打折短信、不勝其煩的房地產信息,凡此種種,不禁讓我們發出這樣的疑問:究竟是誰泄露了我的個人信息?我如何才能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人身權益不受侵害?個人信息頻遭泄露不會沒有利益驅使,商家和不法分子根據利益需要將公民的個人信息當作商品一樣販賣,由此形成了一條信息倒賣的黑色利益鏈。
這條利益鏈要如何斬斷?靠公民的自我防范?靠商家的行業自律?靠網絡運營商的監督管理?這些誠然有效,但能斬斷這條利益鏈條的“尚方寶劍”還是具有制度剛性的法律約束。
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非法收集、倒賣、利用、泄露他人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肆意行事,導致許多人的人身權益受到損害。
也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因為個人信息泄露而受到人身權益侵害的公民或者無法界定自己是否被侵害的事實,或者不知道該如何提出申訴、向誰提出申訴,很多時候竟陷入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尷尬境地。
在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方面,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早已走在前列,主要有集中立法和分散立法兩種模式。
采取集中立法模式,對保護個人信息進行集中立法,統一規定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問題。美國采取分行業保護的分散立法模式,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規定散見于各部門法,如《電子通訊隱私法》《金融隱私權法案》《有線通訊隱私權法案》等。
其中于1995年制定、目前尚在修改的號稱“國內外上較嚴格的”個人數據保護的規定設立了一個新的權利——被遺忘權。即在網絡時代,每個個人在網絡上留下的痕跡,都有權利要求被清除。
美國跟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模式不一樣,但是美國對個人信息保護同樣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其中一個值得我們借鑒的制度是,如果企業泄露了個人信息,該企業必須通知到每一個信息被泄露的信息主體。美國有30多個州已經通過了該項數據泄露通知的法律,這樣就加大了違法的成本,也就從反面加大了企業保護個人信息的積極性。
此次較高人民法院通報《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明確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從操作層面上對利用信息網絡進行人身權益侵害案件的受理和審判提供了可操作的有力依據。
新規定的公布,為良莠不齊的網絡個人信息傳播提供了一定意義上的法律約束。根據《規定》內容,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并在其經營或者服務場所、網站等予以公布。
《規定》還要求,未經用戶同意,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而在個人信息搜集范圍方面,《規定》也明確指出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其提供服務所必需以外的用戶個人信息或者將信息用于提供服務之外的目的,不得以欺騙、誤導或者強迫等方式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信息。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網信息服務后,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者賬號的服務。
對于個人信息被倒賣成為商品的現狀,該《規定》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戶個人信息應當嚴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從這些方面來看,此次《規定》已經為網絡個人信息泄露造成的人身權益侵害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法律武器。但個人信息的保護圈該如何劃定?什么信息可采集,什么信息不可采集?信息該由誰采集?采集到的信息該如何保管?使用后是否該立即刪除?若發生信息泄露事件該如何追責?相關處罰該以何標準進行?等等,這些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理問題還需要上位法的進一步規定。
網絡信息傳播具有快速、匿名、范圍廣等特點,一部籠統的法律無法顧及到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而操作層面的法規又存在法律位階和法律約束較低的問題。只有形成一套既系統又有可操作性配套法律法規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才能真正為網絡時代的個人信息撐起一把“保護傘”。